三十六计现代商业版:理解中国企业竞争、谈判与战略思维的终极指南

中国企业的商业思维与西方企业往往截然不同。
西方强调 透明、Win-Win、线性规划
而中国企业则更重视 迂回取胜、长期布局、隐性行动与心理战

这种差异深受古代兵法与战略智慧影响,尤其是经典战略书籍 《三十六计》
直到今天,这套思维方式仍然深深嵌入中国商业文化,影响着企业竞争、市场扩张、供应链管理、价格战、谈判等方方面面。

本篇文章将 以现代商业语言重新解读三十六计,帮助你全面理解中国企业背后的战略逻辑。


🌏 为何中国商业思维与西方有明显差异?

中国商业文化源自多重思想体系:

  • 数千年的兵法智慧
  • 儒家的人际关系与层级秩序
  • 道家的灵活与“无为”
  • 法家的控制、权力与制度思维
  • 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
  • 极快的执行速度与市场迭代

因此中国企业更倾向于:

  • 避免正面冲突
  • 掌握模糊空间
  • 先试探,再信任
  • 攻击对手弱点而非强点
  • 利用关系(关系 / guanxi)作为杠杆
  • 追求长期胜利而非短期得失

理解三十六计,就是理解中国企业行为模式的核心。


🧠 三十六计(现代商业版)

以下是为现代商业场景重新编写的三十六计,适用于创业、竞争、谈判与战略布局。


🎯 第一章:智取胜(以间接方式取胜)

1. 瞒天过海 — 用平常之事掩盖真实意图

静悄悄准备,大动作突然落地。

2. 围魏救赵 — 转移战场,从弱点突破

不正面冲突,攻其必救。

3. 借刀杀人 — 借外部力量打击对手

利用媒体、监管、合作伙伴等手段。

4. 以逸待劳 — 让对手耗尽,再出手

别人教育市场,你坐收渔利。

5. 趁火打劫 — 对手混乱时迅速出击

危机就是最佳机会。

6. 声东击西 — 迷惑对手,让其判断失真

制造假方向,真正目标另有其处。


🎯 第二章:用人脉、关系、资源撬动胜利

7. 无中生有 — 在没有产品前制造势能

概念先行,产品后到。

8. 暗度陈仓 — 私下推进真正关键的计划

悄悄布局,大举反转。

9. 隔岸观火 — 旁观他人冲突,从中获利

不急着介入,等待双方俱疲。

10. 笑里藏刀 — 表面友好,内含锋芒

礼貌不等于没有竞争。

11. 李代桃僵 — 小损换大利

牺牲非核心部分,保住战略重点。

12. 顺手牵羊 — 机会出现就立即抓住

对手失误 = 你的机会。


🎯 第三章:心理战与布局

13. 打草惊蛇 — 先试探对手反应

试运营、小范围发布、信息泄露。

14. 借尸还魂 — 旧方案在新场景复活

旧技术 × 新行业 = 新增长。

15. 调虎离山 — 引诱对手离开优势区

让对手在不擅长的战场消耗。

16. 欲擒故纵 — 先放后收,最终控制

免费策略 → 依赖 → 转付费。

17. 抛砖引玉 — 用小投入换大回报

免费白皮书换企业大单。

18. 擒贼擒王 — 直击核心人物

抓住决策者,就抓住了组织。


🎯 第四章:扰乱、困住与超车战略

19. 釜底抽薪 — 从根源切断对手力量

供应链、关键人才、渠道等。

20. 混水摸鱼 — 混乱时最容易获利

市场不明朗时迅速出招。

21. 金蝉脱壳 — 优雅撤退,保住名声

战略转向的最佳方式。

22. 关门捉贼 — 封锁对手所有退路

独家合作、专利封锁、渠道控制。

23. 远交近攻 — 远方结盟,本地打击

利用海外合作伙伴压制国内竞争者。

24. 假道伐虢 — 借他人之手攻击对手

让竞争对手互相消耗。


🎯 第五章:制造假象与隐藏行动

25. 偷梁换柱 — 暗中替换关键部分

调整价格、策略、产品时悄无声息。

26. 指桑骂槐 — 不点名的批判

暗示竞争者的问题。

27. 假痴不癫 — 装傻降低对手警惕

让对方以为你无威胁。

28. 上屋抽梯 — 得势后收回支撑

需谨慎使用,但现实中常见。

29. 树上开花 — 借外力美化自身实力

借助政策、伙伴、客户 Logo 造势。

30. 反客为主 — 从配角变主导者

供应商 → 平台方的逆袭。


🎯 第六章:灵活性、心理战与必要的撤退

31. 美人计 — 以吸引力赢得优势

现代版:品牌、UX、叙事风格。

32. 空城计 — 弱也要装强

展示信心就是一种武器。

33. 反间计 — 离间对手内部

挖角、制造不信任。

34. 苦肉计 — 以短期损失换长期信任

让利、透明,赢取忠诚。

35. 连环计 — 多计连用,效果最大

链式策略是中国企业最擅长的打法。

36. 走为上计 — 识趣撤退,等待反击

撤退不是失败,而是重新布局。


🎯 三十六计在现代商业中的通用用法

三十六计适用于:

  • 竞争战略
  • 市场定位
  • 商务谈判
  • 合作与合资
  • 危机管理
  • 创业增长
  • 投融资对接

其核心哲学是:
避其锋芒、攻其不备,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成果。


🏁 结语

《三十六计》不仅是古代兵法,更是今日中国商业文化的底层逻辑。
理解它,你就能理解中国企业为何这样决策、为何这样布局、为何这样竞争。

当你将中国策略思维与西方系统化方法结合,
便能打造一种 既灵活又强韧的混合战略体系,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。


Get in Touch with us

Chat with Us on LINE

iiitum1984

Speak to Us or Whatsapp

(+66) 83001 0222

Related Posts

Our Produc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