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VIDIA、Microsoft、OpenAI、Google、Oracle 以及 AMD:正在共同推动 AI 泡沫如何形成?

当今全球 AI 市场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膨胀,其核心动力来自——
对算力(Compute Demand)的巨大需求。

GPT-4、GPT-5、Claude、Grok 等超大模型不断出现,带来 GPU、AI 加速器与数据中心需求的爆炸式增长。

然而,这股热潮背后隐藏着一个现实:
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彼此推动需求,形成一个“AI 泡沫生态系统”。

本文将深入解析:

  • 谁在推动 AI 泡沫?
  • 谁获得最大收益?
  • 为什么 Google 不在泡沫核心圈?
  • AMD 正在如何挑战 NVIDIA?

🔵 1. AI 泡沫的形成机制(AI Bubble Loop)

AI 泡沫来自基础模型对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。

◼︎ AI 泡沫循环(简化版)

AI 实验室 → 需要更多算力 → 云服务商大量采购 GPU →
NVIDIA 提供 GPU → NVIDIA 市值暴涨 → AI 实验室再融资 →
采购更多 GPU → 周而复始

每一代模型都比上一代需要 2–10 倍以上 的算力——
这使得泡沫循环不断加速。


🟦 2. NVIDIA —— AI 泡沫的中心核心

NVIDIA 是当前 AI 泡沫的真正“核心”。

  • H100、H200、B100、GB200 已成为行业标准
  • 占据约 90% 的 AI 加速器市场份额
  • CUDA 生态形成技术护城河

几乎所有大型模型训练都依赖 NVIDIA。

NVIDIA = AI 泡沫之王 (Bubble King)。


🟧 3. Microsoft —— 泡沫的放大器

Microsoft 是推动 AI 泡沫不断膨胀的最大力量之一:

  • 对 OpenAI 投资超过 130 亿美元
  • Azure 建立全球最大 AI 计算集群
  • 大量采购 NVIDIA GPU
  • 虽然推出自研 Maia 芯片,但仍高度依赖 NVIDIA

Microsoft 既是 推动者,也是 最大受益者


🟥 4. OpenAI —— 泡沫的发动机

OpenAI 是最消耗算力的 AI 实验室。

  • GPT-4、GPT-5 和 Sora 需要极端规模 GPU
  • 模型规模持续扩大
  • 直接带动 Microsoft 和 NVIDIA 的投资热潮

OpenAI = AI 泡沫的“引擎”。


🟩 5. Google —— AI 巨头,但不参与泡沫循环

Google 是 AI 领域的领军者,但它不在 NVIDIA 泡沫核心循环中

原因很明确:

  • Google 拥有 TPU(Tensor Processing Unit)
  • Gemini 模型由内部训练
  • Google DeepMind 已整合为一体
  • 自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,无需依赖外部 GPU

Google 属于 AI 领导者,但不推动泡沫。


🟥 6. Oracle —— 意想不到的最大赢家之一

Oracle Cloud(OCI)成为 AI 基础设施的黑马。

优势包括:

  • GPU 集群成本比竞争者更低
  • 受到 xAI、Cohere、Adept 等企业青睐
  • 大规模采购 H100 / H200

Oracle 在 AI 时代实现了强势复兴。


🟪 7. AMD —— 唯一有资格挑战 NVIDIA 的对手

AMD 正成为未来 AI 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。其最新产品包括:

  • MI300X
  • MI325X
  • MI350(计划中)
  • ROCm 6.0,开始真正接近 CUDA

AMD 已经被以下云厂商采用:

  • AWS
  • Microsoft Azure
  • Oracle Cloud

然而,AMD 还未进入“泡沫核心”:

  • 主流 AI 模型仍主要在 NVIDIA GPU 上训练
  • ROCm 生态相对年轻
  • CUDA 仍然是研究者的首选平台

AMD 目前属于 “泡沫挑战者(Bubble Challenger)”,而非驱动者。


🟦 AI 泡沫结构图(包含 AMD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I 实验室
(OpenAI、Anthropic、xAI、Meta、Cohere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巨量算力需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云服务提供商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    │ (Microsoft、AWS、Oracle、GCP)    │
         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▲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大量采购 GPU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NVIDIA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│               (AI 泡沫的核心中心)              │
  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  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AMD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      │     (挑战 NVIDIA 的唯一对手) │
           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各企业在 AI 泡沫中的角色定位

🟦 泡沫中心

  • NVIDIA

🟧 泡沫推动者

  • Microsoft
  • Amazon
  • Meta
  • Oracle
  • Tesla / xAI
  • Anthropic

🟥 泡沫引擎(极大量消耗算力)

  • OpenAI
  • Anthropic
  • xAI

🟩 不参与泡沫循环的 AI 巨头

  • Google(自研 TPU)
  • Apple(设备端 AI)

🟪 挑战者 / 跟随者

  • AMD
  • Intel
  • Groq
  • Cerebras
  • SambaNova
  • CoreWeave / Lambda Labs

📌 总结

当前的 AI 泡沫不是“AI 概念泡沫”,而是 “算力泡沫(Compute Bubble)”

  • NVIDIA 是绝对中心
  • Microsoft 与 OpenAI 强力推动
  • Oracle 成为黑马赢家
  • Google 走自研芯片路线,不卷入泡沫
  • AMD 正逐步成为关键竞争力量

未来 1–2 年将决定:

  • AMD 是否能成为 NVIDIA 真正的对手?
  • 或者
  • AI 计算市场继续由 NVIDIA 一家独大?

Get in Touch with us

Chat with Us on LINE

iiitum1984

Speak to Us or Whatsapp

(+66) 83001 0222

Related Posts

Our Products